最近幾年,在我國投資市場上,環保產業熱度漸增,上升了一個重量級。究其根源,有3大深層次原因:一來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二來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日益加大,三來PPP等商業模式助推。
就目前來看,我國環保產業具備公益、環境治理及社會投資等多重屬性,隨著國家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與減緩GDP增速下滑的需求等,都使得環保產業現在以及以后不得不背負沉重的使命。
而生態環境破壞情況更加嚴峻,污染事件頻發,民眾的環保意識覺醒,在很大程度上驅動了國家頂層設計的覺醒,為環保政策的出臺,環保行業的爆發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長期投資價值輪廓明晰
翻過2017年,進入2018年,環保產業聚焦的目光有增無減,相較于短期投資價值,它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與追捧。
分析機構普遍認為,2018年環保政策力度將進一步收嚴,PPP模式更規范,環保稅正式開征,排污許可制度在全國秩序井然地推進,使環保產業迎來又一輪投資機會。
我們預計到2020年,環保產業的投資體量將以25%的增速從4000億~5000億爬升至1億~1.5萬億。具體到細分領域,水、氣、固廢三大板塊有望維持20~30%的增速,土壤修復、海綿城市、水治理等搶先井噴,成為資本爭搶的“魚肉”。
在高層強音層面,環保產業中長期投資同樣得到了力證?!笆糯蟆鄙?,習總書記明確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但“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繼“十九大”之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并給出任務目標: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細分領域歷史性機遇凸顯
不難看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哪里需求,哪里就有市場。因此,由矛盾產生的污染治理需求,成為環保產業未來增長的最大依靠,也從另外的角度佐證了其中長期價值的確定性。
根據證券日報,整個大環保板塊蘊含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已經非常明顯。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治理領域,煤改氣、天然氣、風電、光伏發電、地熱等清潔能源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A股方面,核心技術優勢顯著、資金實力雄厚及業績彈性較大的龍頭企業將率先受益,推薦重點關注:業績增長加速地的固廢龍頭啟迪桑德;水處理產業鏈條布局進一步完善的碧水源;大肆跑馬圈地的土壤修復巨頭博世科;業務領域拓展完善的東江環保;業績
穩增的大氣治理龍 頭清新環境等。